在一些病理情況下,也可導致男性乳腺增生,例如:
1睪丸疾病
如睪丸炎癥、腫瘤、外傷或隱睪癥、睪丸萎縮等,可造成睪丸組織的破壞,使睪丸的正常功能減退,雄激素生成減少,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增高,出現乳房發育等女性化現象。
2肝功能損害
正常時,體內所產生的雌激素是在肝臟內被破壞和滅活的,當肝臟發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時,由于肝臟功能損害,對雌激素的滅活作用減弱,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刺激乳腺增生肥大。這類病人在臨床上除乳腺肥大外,尚有肝功能其他方面的損害的表現。
3藥物因素
有些藥物的結構或某方面的藥理作用與雌激素相類似,服用后可刺激乳腺組織增生。例如,洋地黃、維生素d、雷米封、安體舒通、腦益嗪、灰黃霉素、氯丙嗪、西米替丁、甲基多巴等都有此作用。前列腺癌的病人因治療的需要,長時間服用雌激素,更容易直接刺激乳腺引起增生。這種情況可通過減少或避免使用這類藥物,乳腺會逐漸回復正常。
4內分泌疾病
腎上腺、腦垂體、甲狀腺等內分泌器官的病變,分泌異常,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其他激素特別是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組織,造成乳腺組織的增生。當然,這些原因引起的疾病,除乳腺增生外,還會有相應的內分泌紊亂的表現。
1乳房疼痛
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
2乳房腫塊
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
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
3乳頭溢液
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草黃色或棕色漿液性溢液。
4月經失調
本病患者可兼見月經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經。
5情志改變
患者常感情志不暢或心煩易怒,每遇生氣、精神緊張或勞累后加重。
1、存在癌變幾率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幾率不斷上升,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引發乳腺癌的因素多種多樣,但是乳腺增生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雖然相對于乳腺增生來說病變為乳腺癌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相對于乳腺癌來說,乳腺增生病變惡化為乳腺癌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如果忽視乳腺疾病的治療,則其發展為乳腺癌的風險較大。
2、心理及精神壓力
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癥狀之一,自然也是最容易干擾女性心理承受能力的危害因素之一。隨著乳腺疼痛,患者的心情就會出現煩躁、容易生氣,精神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精神的壓抑及暴躁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可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的進一步下降,導致惡性循環,加重乳腺增生。
3、引發身體一系列癥狀。
乳腺增生不僅僅表現為乳房疼痛,還可能會出現乳房腫塊,大小不一、質感堅硬,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觸摸時可明顯感覺到硬狀顆粒物存在。少數患者可出現乳頭溢液,為自發溢液,草黃色或棕色漿液性溢液。還可能誘發月經異常。
1.定期檢查
以便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2.堅持服藥
該病屬于嚴重的內分泌失調,病變組織對藥物的敏感性差,腫塊消失慢,治療時間長,有時需要內服藥物六個月到一年才起效。
3.手術全切除
為局部病變者最好的治療方法,即只要將局部大塊病灶切除,多能收到肯定性治療效果。如果已有明顯的癌變趨勢,或經活檢確診為癌前病變,應行單純乳切除術,以策安全。除此以外,當患者出現溢乳時,還要注意與高催乳素血癥或閉經溢乳綜合征區別開來,以防誤診。
1、慎用可能擾亂內分泌的藥物。
2、忌肥膩,避免寒冷及刺激性食品。
3、飲食富含營養而易消化的食物。
4、加強體育鍛煉,節制房事,避免過勞。
5、修身養性,保持心情舒暢。
6、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病。
7、一般不需治療,癥狀明顯者,可切除肥大乳房組織,應保留乳頭及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