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瘺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于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
1、肛門周圍膿腫
主要因污染糞便滯留肛隱窩,引起肛腺炎,導致肛門周圍膿腫,是肛瘺形成的主要原因。
2、血行感染
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機體抵抗力下降,常可血行感染引起肛瘺。
3、直腸肛門損傷
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門周圍膿腫。
4、結核
吞咽細菌或少數血行感染,均可引起結核性肛瘺。
5、會陰部手術
內痔注射過深或手術后感染,產后會陰縫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術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門直腸引起膿腫及瘺。
6、其他
淋巴肉芽腫,放線菌病,尾骶骨骨髓炎,直腸、乙狀結腸憩室炎等也可引起肛門周圍膿腫、肛瘺。
肛瘺形成后,瘺管會經常流糞氺,流膿液,醫師介紹,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不了解肛瘺初期的癥狀而延誤了病情。等到病情惡化才到醫院檢查,發現時肛瘺已經相當嚴重了。
1、瘙癢
肛門周圍皮膚因分泌物經常刺激,感覺潮濕搔癢,可出現皮膚變色,表皮脫落。
2、疼痛
如瘺管引流通暢,一般不感疼痛,僅感覺在外口部位發脹不適,行走時加重。
3、流膿
膿液的多少,因瘺管的長短、大小而不同。新生成的肛瘺流膿較多,膿稠,味臭,色黃,以后逐漸減少,時有時無,呈白色,質稀淡。如忽然膿液增多,表示有新瘺管生成。
肛瘺形成后,瘺管會經常流糞氺,流膿液,醫師介紹,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不了解肛瘺初期的癥狀而延誤了病情。等到病情惡化才到醫院檢查,發現時肛瘺已經相當嚴重了。
1.感染流膿
肛瘺一旦形成,自愈的機會極少,并帶來一系列的危害。首先肛瘺感染發炎后,肛門疼痛劇烈,潰破后膿水污染內褲,膿汁刺激局部皮膚,肛門瘙癢劇烈。久而久之可使身體虛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發作亦越頻繁,形成互為因果。
2.瘺口、瘺管增加
肛瘺的多次反復發作,膿液可穿破管壁順括約肌間隙蔓延而成多發性、復雜性肛瘺,不但給治療帶來困難,而且也影響到肛門的生理功能。
3.肛門失禁
肛瘺患者如果任由肛瘺發展,可對括約肌造成嚴重損傷,甚至可能造成肛門失禁等并發癥。
4.癌變危險
肛瘺的多發性,可形成直腸陰道瘺、直腸尿道瘺和直腸膀胱瘺,危及周圍臟器,并且多年未治或誤治的老肛瘺有癌變的可能。
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復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愈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肛瘺的復發。
1.瘺管切開術
是將瘺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愈合的方法。適用于低位肛瘺,因瘺管在外括約肌深部以下,切開后只損傷外括約肌皮下部和淺部,不會出現術后肛門失禁。
2.掛線診療
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瘺的方法。此法還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換藥方便,在橡皮筋脫落前不會發生皮膚切口黏合等優點。
3.肛瘺切除術
切開瘺管并將瘺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予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填入油紗布,使創面由底向外生長至愈合。適用于低位單純性肛瘺。
同時應注意:肛瘺術后傷口敷料更換的好壞,是保證手術獲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
一、肛瘺的預防和保健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于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
2、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
3、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
5、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6、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干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癥進一步發展。
7、積極治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性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8、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二、五項預防措施
① 飲食要潔凈:不潔飲食,可導致腹瀉,極易造成肛門腺感染,引起肛瘺。
② 定時排便: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防止大便干結,損傷肛管皮膚,造成感染。
③ 要保持肛門清潔:養成便后洗凈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洗肛門的習慣,保持肛門清潔。
④ 檢查輕柔:在肛門常規檢查時,要輕柔,切忌暴力,以免損傷肛門。同時,大便干結需作灌腸時,也應注意,不要造成肛門損傷。
⑤ 極早治療全身疾病:應盡早治療全身疾病,才能控制由此而帶來或加重的肛門感染。